上海张园西区修缮完成昔日“海上第一名园”能复原隽永质感吗

热度:1 发布时间:2024-04-17 11:54:05来源:贝博ballbet体育网页版

  国庆前夕,静安区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正式开街,人们徜徉在上海宜人初秋街景中时,也对茂名北路东侧已经露出新颜的昔日“海上第一名园”——张园,倍感期待。

  去年9月,静安区启动张园的保护性修缮。到今年9月底,张园西区17幢历史建筑的修缮基本完成,将于今年年内率先亮相。“以保护推进城市更新,以城市更新来更好地推进历史保护”,石库门砖墙内的张园现在变成了什么样?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日前独家探营张园西区。

  “张园身处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西路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区,园内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每一栋建筑都有独特的历史印迹。”静安置业建筑装饰公司保护建筑事业部经理周祺说。在2017年静安置业集团搬离张园之前,他的办公室就在如今“张园77号”门前的广场上。“这两块砖的位置,就是我的工位。”

  从周祺的“工位”望去,眼前位于广场中心的砖木结构房屋,就是张园西区此次修缮中保护等级最高的建筑,“张园77号”,即原威海路590弄77号。建筑高三层,呈左右对称的狭长形,中间还有一座绿色盔顶的阁楼。历史上,这里曾是张园的里弄公馆,后作为静安置业的办公地。2015年,“张园77号”成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达到了二类保护等级。

  无论是晨光中透着光泽的雕花木窗,还是长廊里百年前从美国远道而来的洋松木扶手,都诉说着当年张园营造时的用料之考究,工艺之精湛。但在去年9月修缮开始时,摆在修缮团队面前的“张园77号”,尚存在着清水外墙部分风化、开裂,拼花地坪砖局部破损、缺失等各种情况。

  如何让建筑在修缮后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风貌,又达到今日使用所需的健康状态,是保护性修缮最大的难点。

  “我们从建筑‘头顶’的瓦片开始,一片一片小心地拆卸下来,全部清理分类,有损坏的就放在一边,完好的瓦片妥善保存在专门区域,待整体结构完成修缮后,再原封不动地贴回去。”周祺说。

  张园建筑群的“墙上文章”,则各有各的“棘手”。“张园77号”的外墙主要是灰色水泥辅以红色清水砖,围绕建筑二层的视觉中心,环绕了一圈泥纸筋灰塑制作成的花式。泥纸筋,即石灰加上稻草筋调和而成的水泥材料。如何调出与建筑原始配比相同的泥纸筋,如何复刻精致的灰塑装饰,并且要兼顾水泥外墙历经百年洗礼后留下的灰黄色印迹,修缮方反复尝试了五、六种配比,才调配出与建筑原貌相符的原料。

  类似与水泥配比“死磕”的情况,在张园的整体修缮中不胜枚举。在紧邻吴江路的“张园99号”,水刷石墙面和黑色木窗让这栋西式建筑呈现出低调隽永之感。虽然水刷石工艺在花园洋房、新式里弄等历史建筑中颇为常见,但具体到每栋建筑的修缮,却并不简单。

  “水泥加上小石渣调和后,上墙粉刷,差不多六、七成干时,开始一遍遍用水冲刷,直到小石子露出1/3到1/2左右,就是水刷石的效果。”然而,为“张园99号”外墙调配水刷石时,第一步“找到粒径匹配的小石渣”,就差一点难倒修缮团队。“我们找了不同大小的石子,一遍一遍调配小样与原来的墙面比对,调了至少10遍以上才有现在的质感。”周祺说。

  为什么要如此“高保真”地还原百年前的工艺?“这些技术不能说多么高超、罕见,但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手工艺,要求我们一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周祺道出了原因。

  以水刷石为例,百年前,我国建筑材料有限,外墙粉刷千篇一律。当时,人们为提升建筑外立面的美感,用水、泥和石子这些最原始的素材,调配和营造出了花样繁多的墙面效果。“这当中既蕴含了先人的智慧,更有着中华民族勤俭的美德。”

  在张园西区,最高峰时有大约1000名工匠和建设者同时在修缮现场。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同一时间都在做同一件事——为窗框雕花,或是勾勒外墙的水泥灰塑,又或者在一点一点地打磨天花板上的线脚。

  这些人工技艺能用3D打印来完成吗?“暂时替代不了。”周祺和记者说,以“张园77号”内部空间为例,壁炉上方的木质镜框都有形如一串串葡萄的木雕,局部需要雕刻出镂空效果。但目前3D打印技术尚不能够达到修缮标准。建筑二层形如一圈精美腰带的泥纸筋灰塑装饰,许多镂空部位的泥作也无法用机器还原,都要靠工匠一个个手工制作再修粉上墙。

  老建筑修缮中常见的对“质感”的追求,在室内天花板线脚的修缮中更为突出。在“张园77号”的一层大厅,稍稍抬头就能看到天花板上饱满的石膏线脚。与现代装修常常采取预制材料拼贴的手法不同,这里的每一条石膏线,都是工匠自己开模,用石灰、纸筋加水泥调和后,一厘米、一厘米地用沙皮扯出来,才可以获得凹凸有致的质感。

  “老师傅们打磨线脚精益求精,虽然花了很久,但我们都跟师傅说,不要急慢慢做,质量为先。”周祺说。

  三年前,武康大楼进行保护性修缮时,为了还原墙面的泰山砖,修缮方曾专门找工厂定制。此次张园的整体修缮,有不少瓦片和砖料,则来自静安区房管部门多年来收集留存的一批“老宝贝”。

  “以前有老房子要拆除时,我们就去搜集人家废弃不要的砖、瓦、木构件。”周祺介绍,静安区房管部门在上海市郊设有厂房,专门服务历史建筑的修缮。多年收集而来的老物件送到厂房后,经清理、筛选,均根据用途或尺寸编号。需要修缮老建筑时,就能优先从这批本就充满历史痕迹的砖瓦中找寻材料。此次张园的修缮,就用到了1公里之外东斯文里的砖料。

  地处上海南京西路沿线的“钻石地段”,兼具历史、人文、商业等多重价值,张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建筑形态的稀缺性,不仅让项目的前期征收、建筑建档、看护管理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成本远超传统的地产开发,更在推进保护性修缮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系列参考标准与保护范式。

  如何在实际修缮中真正达到“修旧如故”的标准就是这里面之一。在“张园41号”、“77号”、“99号”等几栋西洋风格的建筑中,前厅长廊均采用了精巧的马赛克地坪。但这些大小不一、花色各异的马赛克地砖,在修缮时却带来了巨大挑战,仿佛在用“文物”完成一幅“S级”难度的拼图。

  以“张园77号”为例,由于张园西区紧邻地铁南京西路地下站台,因此就需要整体进行打桩,完成结构脱换,而这一操作会影响到建筑现有的拼花地砖。因此,修缮团队先对场地进行拍照留档,然后采用人工方式,一块一块手动凿除地砖。每凿开一块就在背面标注号码,清洗后整体打包暂存到市郊厂房。待房子整体的结构修缮完成后,再运回现场人工铺贴。

  “如果有损坏的地砖,我们就在原位置定制一块,有污损的我们也保留了印迹,确保每一块砖都回到原来的位置,呈现原本的样子。”周祺说。

  建筑内的各类细部究竟还原到什么年代、何种状态,也要有充分依据才能启动修缮。“张园77号”室内,每一台壁炉上都装饰着清亮光洁的绿色釉面砖,阳光投影进屋内还能折射出琉璃质感。为了恢复这些釉面砖,修缮团队不仅调出了历史图纸,确定了建筑建成之初,“壁炉上确实有釉面砖”这一历史标记,还找到了历史照片作为凭据。在调配釉面砖少见的绿色时,修缮方还拿着壁炉的“老砖”样品前往上海交通大学,请专家对材料分析考证,最终确定了釉面砖要复原的颜色。

  支撑这些事无巨细的考证,并克服疫情、高温和台风等考验,在一年内完成张园西区的保护性修缮,得益于静安区2018年在全市率先完成的张园“一幢一档”资料库建设。建档过程历时两年半,通过建筑概况、房屋信息、基础资料、历史图纸、现状图纸、物业资料、影像资料、工艺描述、保护控制建议,全方位记录了张园的历史进程与现状情况。最终,张园东、西两区的43幢房屋、174个门牌号、总计2053个房间都清晰在案,仅威海路590弄64支弄1号的“房屋档案”就超过了400页。

  眼下,与张园西区隔着一面围挡,张园东区尚处于保护、看护阶段,静待未来启动修缮焕新。但修缮团队并非毫无准备。“在东区建筑内部,我们均安装了温控、烟感、震动、湿度控制等各类传感装置,大数据会实时传输到三维GIS+三维BIM数字化管理平台做监测。”周祺说。

  居民搬离后,静安区对张园实施了最为严格的“人防+技防”看护,尊重、善待并用心守护这片保存完好的百年里弄,让上海的石库门记忆得以传承延续。依托“一幢一档”,张园内的每一处建筑都注明了建造年份、保护重点及看护责任人,壁炉、雕花木挂落、木门窗和铜质五金件,甚至居民留下的老式家具,也都逐一编号并贴上标识。这一系列保护的方法则形成了一套《历史风貌保护性征收基地保护管理指南》。

  而今,漫步在茂名北路,已完成修缮的震兴里、荣康里、德庆里,三条弄堂由南向北分别呈现了红砖、青砖、水刷石等三种外立面样式。这些恢复后的墙面细节,体现了百年前不同营造商在张园留下的建筑记忆。

  石库门、复古车、露营帐篷,张园西侧的茂名北路最近变身周末步行街,张园门口则成了潮流市集。市民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漫步在石库门下的街区,很多人忍不住拿起手机,对着已露出真容的张园外景拍了又拍。未来,修缮完成并开放的张园,将会让更多人看不够。

  建造于1882年的张园,曾是清末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公园,汇聚了上海开埠以来28种不一样的风格的石库门里弄住宅,享有“海上第一名园”的美誉。上海很多“第一”诞生在这里,如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均在此登场亮相。张园的运营模式海纳百川,对市民开放,对新科技新艺术持欢迎态度——这样的特质至今滋养着上海。

  对于张园功能的策划,静安坚持传统海派文化与国际时尚文化相融合、文商旅联动发展。业态分布将以“东静西闹、沉浸无界”为核心框架,利用张园街区的天然优势,开展东西南北中多元混合、立体纵贯的综合性规划,其中设置多处可共享的公共活动空间。

  即将开放的张园西区:沿泰兴路区域主选方向规划了顶奢品牌新业态,路易威登、历峰、开云三大奢侈品集团旗下品牌目前达成落位意向;沿茂名路区域,将主要以艺术、轻奢、高定及潮牌为方向。“通过体验式、引领性的时尚消费导入,深化海派文化主题,为南京西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赋予全新的商业功能和业态,打造成为中心城区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商圈商街。”

  未来的张园东区,将设置精品酒店、公寓及创意办公;南区将设立潮流文化中心及演艺中心,拟邀请国内知名制作人,国内、国际知名导演定制、打造张园情景主题秀,同时定期引进世界戏剧中心的热门剧目,建立广泛深入的全球文化交流,形成辐射周边的市民文化活动空间;北区将打造文化展示中心,计划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画廊、拍卖行等方式,建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

  张园的建设与开放,也将大幅度的提高南京西路后街的慢行系统品质。地上空间,沿着茂名北路分时段步行街已落地,富有上海韵味的小马路集市受到欢迎,提升了茂名北路的步行体验;地下空间,则基于张园区域地下空间的建设,街区形成相互连通的格局。

  “在张园街区,‘历史’与‘未来’碰撞,古典和现代交融,‘偷得浮生半日闲’可漫步、可阅读的街区格局,让各类人群在这里获得愉悦、感受美。张园跨越百年,希望‘她’的生机活力延绵不断。”周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