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银行大楼智能化安保建设新思考

热度:1 发布时间:2024-02-20 00:39:06来源:贝博ballbet体育网页版

  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不断重塑金融业,智能化转型对银行经营管理及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安全保卫工作对银行业务战线赋能作用日益显现。针对目前银行安防系统尤其是大楼管理平台中的智能化和物联化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反馈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尝试用新的智能化手段去解决,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提升营销业绩,为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

  目前,银行保卫部门在安全防范工作中都采用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基本防范手段,建立了初步的安防系统,为确保银行有关业务安全运作发挥了非消极作用。但由于技术水平等历史的限制,这些系统和防范的手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内外信息互不相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多数安防系统各自单机独立运行,安全保卫管理的信息也散布于各个信息孤岛,没有充分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系统集成等先进的技术形成整体综合防范能力。

  二是系统功能不统一、不规范,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建设标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何依靠高新科技来实现规范关联,进行整体规划,提高安全技术防范水平等,有待整合改造、制定规范和创新提高。

  三是视频监控系统自成一体,集中管理、规模化应用欠缺。现代数字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当前银行的视频监控系统来进行远程联网、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各银行网点、ATM机的联网条件参差不齐,慢慢的变多孤立的视频监控系统会逐步建立。这些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集中管理成为银行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现有的银行监控系统缺乏对视频内容的分析,使得整套系统实时防范与事后调查的效率极低。现有监控系统中,前端摄像机与硬盘录像机只能对监控场景图像进行采集、编码与存储,不具备视频内容分析能力,使得对场景内目标及其活动的实时监视完全依赖于人工来完成。由于银行监控点多,安全值守人员有限,受人类的生理特点和管理上的水准的制约,单纯的人工监控方式难以准确及时地观察到异常行为与犯罪活动的发生,这造成监控系统实时防范的效率极低,安全监控系统只能为事后调查提供最原始的录像资料。

  1.流程管控设计杂乱。大楼传统的安保管理平台不具备完善的流程管理功能,更不具备结合实际安保工作而编制、定制流程的能力。

  一是安保业务各项工作由于缺乏流程制度的管控,各部门工作流程相互冲突,致使银行管理人没办法做到全面的流程转接、流程审批、流程闭环等工作,造成信息通知不到位、审批管理人员混乱、事务管理效率低下等现象。

  二是系统管理分散,应急能力较弱。目前大楼中的视频、门禁、报警、对讲等安防系统相互独立,系统之间关联性差,没有办法进行统计集中管理,导致信息无法相互连通,应急预警能力较弱,问题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而在紧急状况发生时更没办法实现快速响应的目标。

  三是看不清,也看不懂。随着监控行业技术水准不断的提高,图像清晰度也不断的提高,已走向了高清全高清的数字时代,视频监控领域经历了巨大的进步。伴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监管人员不仅仅可以看得清,更要看得懂,以提高效率,而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视频大数据的分析也慢慢变得有价值。目前大楼绝大多数都是“看不见”,也“看不清”。

  2.系统监督不够精准。一是大楼内部员工多、外部人员频繁进出,设施设备众多,内控、外防管理难度较大。传统的技防手段主要是针对外部入侵、事后翻查取证,而对于越来越高技术化、内部化的作案手段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

  二是可疑人员着重关注不够。大楼针对前期有、闹事人员应高度关注,针对公安机关的通缉人员,能及时通知公安机关。并且针对进出大楼的人员所经过的时间、地点进行全方位的掌控,既要能够及时预警,更要实现在事后高效的追溯。

  三是访客预约认证管理存在安全漏洞。传统的访客管理方式是由安保人员手动登记,被访者来登记处接待来访者,且电话预约的方式无法联网认证,存在一定安全漏洞。如何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加强大楼内外部人员安全履职、监督安全操作规范、提升运营合规管理上的水准,及时有效地发现大楼各种风险隐患,是摆在银行安保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3.巡检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不高。银行大楼安防综合管理系统的前端分布广泛,设备类型多样,安装环境差别迥异,传统的人力巡检维护方式依赖于运维人员的经验,存在很明显的响应滞后性,无法第一时间获得系统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信息。纸质资产设备巡检方式的漏洞多,设备故障向上级部门反馈不实时,手动记录本可能随时丢失。保障大楼安防综合系统的高效应用,做到运行故障的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提升前端系统及中心管理设备的运维效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4.电气安全触目惊心。现阶段银行营业网点依旧采用传统用电系统,还处于无网络化、无智能化的单机分散独立运作时的状态。后台无法实现对前端用电系统来进行远程实时预警检测,运营过程中缺乏现代化技术方法监管,难以防止以下不合理应用现象的产生。

  一是电器管理不当。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营业场所内用电设备急剧增长,如办公电脑、粉碎机具、采光采暖设备、饮水机、空调、新风系统等,由于用电回路没有计量设施,用电设备加载时随意性较强。对于线缆线径粗细,是否预埋,通电量是多少,受温度影响大小,经过多年使用,实际负载会降低到多少,能否负载该设备一概不知,工作人员为方便随意增加负载。

  二是线路铺设缺乏合理性、规范性。其中部分地线缺失,不规范的分路引线随处可见,当用电设备附近没有取电口时,网点电工就从附近插座取电,私拉乱扯,随意使用金属线,给运维带来非常大困难,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三是外部强干扰。受到闪电、地震、鼠患、雨淋水浸等外部强干扰时,如果室外插座未做防水处理,室内穿线未强弱电分开或强电线路未穿管防护被鼠咬至短路等,就会引起电气类的火灾。

  四是时间管理不合理。非营业时间,办公区域的照明、插座、空调,以及现金区的柜台、非现金区低柜柜台的电脑设备都不再需要供电,这些线路中存在电压电流是浪费,更是安全隐患。据抽样统计,非24小时用电的回路占到网点总通电回路的70%以上,比重较大。如能在非营业时间,完全断开这些回路电源,就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安全隐患70%以上,并节约大量能源。

  5.安防消防被动应付。银行安全工作的三防一保:防抢、防盗、防火,保卫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新时期的银行安全工作,既要从安防的角度保护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需要高科技的防火手段来保证。智慧消防的出现,对防火增加了科技含量,又能结合安防平台,形成一个综合安全平台。

  一是迫切要建立银行的智慧消防安全管控体系,消除原有消防封闭管理、独立管理、事后管理的陈旧管理模式,实现消防主动管理、实时管理、联网管理。

  二是目前的安防建设、技防体系架构是具有一定缺陷的,目前的系统仅有感知、发现、报警、存储的理念,却缺少了干预、处置、制止的重要思想,而这就是思考较少、实践较少及严重缺失的一部分。总结起来,把“被动安防”“事后诸葛亮”变成“主动式安防”与“事中干预”这将是我们整体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目标。

  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充分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可对大楼大厅、电梯厅、各重要出入口等场景进行风险势态感知。对大楼分布进行风险全面管控,将安全风险防范于事前,将报警响应急处置提前至事中,为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打造“事前预警,事中干预”的主动防范体系,减少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因安全事故带来的重大损失。

  ▲ 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充分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可对大楼大厅、电梯厅、各重要出入口等场景进行风险势态感知

  1.运用数据大屏数字多维化技术,解决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的问题。依靠高新科技来实现规范关联、整体规划,提高安全技术防范水平。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系统集成等先进的技术形成的整体综合防范能力,解决视频、门禁、报警、对讲等安防系统相互独立,系统之间关联性差,没有办法进行统计集中管理,各自单机独立运行,安全保卫管理的信息散布于各个信息孤岛的问题。通过打通“人、地、事、物、时空”多维数据,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互联,通过AI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实现大数据的采集、汇聚、分析、碰撞,产生风险预警的价值,对大楼内的各种资产、设备、报警、事件、流程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按照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方式呈现,展示当前态势和历史趋势,从而发现大楼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异常、分布、频率,为风险预判、辅助决策、优化管理流程提供相关依据和支撑。

  一是加大对银行网点、自助银行与ATM机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的铺设力度,完全解决相互连通、集中管理的问题。

  二是运用3D实景视频融合技术,把分割的画面融合在同一个画面里查看。现在视频都是分割的,没有空间关系的,视频轮巡效率低,信息少。比如一个人从一个画面出去了,也不知道与哪个画面衔接起来。3D实景融合技术能让画面全部连贯起来,不再有割裂,提高了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利用效率。把3D建筑模型与平面画面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立体感,可有助于分析画面的空间关系。在分析研判时,从几个视频画面中是不能得到立体感官的,需要提高人对视频中内容的判断效率。同时,画面中可以叠加温度、PM2.5、燃气浓度等数据,用于判断室内是否适宜工作生活。从而极大的提升管理档次,让中心更高端,盘活存量数据,共谋新管理模式,全面体现安保在“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2.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现有银行监控系统及时分析效率。解决安全监控系统只能为事后调查提供最原始的录像资料滞后问题。运用高清数字技术,使大楼监控信息不仅要看得见、看得清,更要看得懂,以提高效率,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使视频大数据的分析越来越有价值。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网点工作人需要对日常工作过程或者一些不正常的情况进行复核,需要网点人员经常往来中心进行视频调阅,耽误时间且效率不高。网点视频回放授权功能,通过网点人员申请,平台下发权限的方式实现在网点就可以进行视频调阅和录像回放等操作,并且授权内容、时间、范围都是可设置的,既避免网点人员往返与中心和网点,又能够防止权限滥用的问题。

  ▲ 运用高清数字技术,使大楼监控信息不仅要看得见、看得清,更要看得懂,同时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使视频大数据的分析越来越有价值

  3.运用UWB定位(厘米级精准定位)技术,提高数据对业务的赋能。UWB定位管理系统采用C/S架构,部署在管理中心(客户端电脑上),实现UWB高精度的人员定位、物品定位、温湿度分析、移动震动分析、轨迹分析、电子地图、电子围栏、报警管理、报警处置、现场视频联动等功能。

  一是应用于银行营业区域、自助银行区域、金库、库区、办公区域、出入口区域、周界入侵等不同场景区域,实现现金区的合规操作监控,实现重要敏感区域的入侵报警,现场环境温湿度检测与报警,可为安全保卫、事后监督、合规风控等部门提供先进、高效、实时、可视的管控手段,可为人员疫情防控提供实时监督的智能手段,也为重要物品保管提供精确、精细、智能化的管理手段。

  二是对黑名单人员,包括前期有、闹事人员,公安机关的通缉人员等及时预警,提高事后高效的追溯力度。

  三是加强访客预约认证管理。采用电子化访客预约流程的方式代替电话预约,采集人脸信息,完成整个预约认证流程,相关接待或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访客信息,便于高效管理。

  四是升级人员无感考勤模式。考勤管理用来统计人员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的出勤情况,可以对人员的出勤、缺勤情况做汇总和统计。

  4.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安保人员巡检效率和设备利用率。保障大楼安防综合系统的高效应用,做到运行故障的第一时间发现、处置,提升前端系统及中心管理设备的运维效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软件将原有大楼安保手工管理工作电子化,在不改变原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闭环管控,重要节点强制关注,工作记录电子化,易存档、易查询。对人员工作进行电子化存档,强化员工纪律性及责任心,有序管理,有据可查。通过移动管理端实现信息低成本及实时传递,及时暴露及处置风险,充分的发挥协同机制,消除管理盲区。应用标准化、痕迹化、细致化、数据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对大楼内规章制度的学习、安全评估规范的落地、岗位日常履职的监督、安全预案的演练、周边异常维稳等信息的及时上报,促使安保工作协同处置及管理,使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大楼安全保卫管理上的水准,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

  5.利用物联网与通信技术,升级主动出击防范系统。一是通过配合各类智能安防系统,将“事前发现”与“事中干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起到反击作用,有效制止犯罪的发生,真正达到“主动安防”的概念。系统采用中心远程喊话与远程控制的技术,可根据事件的危害等级,人工实现中心远程喊话警告、启动定向声波震慑和触发催泪瓦斯喷射驱赶的功能,对突发事件进行事中干预,阻止案件进一步恶化,降低财产损失的目的。当智能行为分析系统检测到防控区域出现异常行为时,系统平台会将该区域的视频联动上墙,由中心值班人员进行人工复核,如确认为报警事件时,将启用安全防范拒止系统来进行事中干预,阻止事件进一步发生。

  二是安消智慧一体化。利用物联网采集与通信技术,对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统一管理,建立一张“全覆盖、多维度”的消防监控网,实现消防管理由事后追责到事前预警。通过消防报警与安防视频联动,打造可视化安消防控系统。利用互联网消息推送,快速确认火情,扑灭初期火灾,快速组织人员疏散,避免群死群伤,争取火灾扑灭的黄金三分钟。事前帮助银行安全保卫人员建立预防系统,防止相关人员疏忽。事中帮助银行各个部门按照应急处理快速处理,灭早灭小。事后有关部门调查原因,梳理过程,尽责体系。

  三是智慧安全用电更省心。运用物联网、信息化、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对传统的用电管理模式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安全用电的可“监管、报警、管理”,将全行网点用电安全的各种风险隐患及时有效地发现在事前、管理在事中,同时具备智能化智慧化的用电安排、管控、用电分析与管理功能,提高安全用电管理上的水准与效率。智能安全用电管理系统让客户对电:看得见、管得了。“看得见”:实时监测被保护线路的电流、电压、温度、剩余电流、电弧(打火情况)、电量统计等,综合分析,报表呈现,简明直观。“管得了”:设置保护机制,预警阀值,只要越界,就示警,屡教不改,就联动断电。